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能源资源 指报告期全省各种能源资源总量。能源品种包括原煤、洗精煤、其他洗煤、焦炭、原油、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天然气、焦炉煤气、其他煤气、其他焦化制品、热力、电力等品种。能源资源组成包括三部分:
1.期初、期末库存量是指一定时点各种能源的库存量。
2.一次能源生产量是指报告期一次能源的生产量,其中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的生产量。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二次能源产量不包括在内。
3.外省市调入量是指报告期调入的各种能源数量。我省从外省市调入的能源主要是石油制品: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天然气及电网交界处输入部分电力和相邻省调入的部分煤炭。
能源消费总量 是指报告期全省用于生产、生活的各种能源消费量的总和。能源消费总量按标准煤折算。能源消费总量中包括:煤品、油品、天然气、电力等。能源消费总量包括三部分:
1.能源终端消费量 指报告期全省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各种能源消费量。不包括加工转换损失量和运输、管理中的损失量。
2.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 指全省投入加工转换的各种能源数量和与产出能源及制品之和的差数,是能源加工转换过程的消费量,也称加工转换损失量。
3.损失量 指能源的运输、储存中发生的经营管理损失量,包括煤炭库存中的水冲、自燃等损失量。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 是研究能源生产量的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指标。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可根据不同目的的需要,用工农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等指标来计算,本资料是采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计算的。其计算公式为:
电力生产弹性系数 是研究电力生产的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是反映电力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是指报告期内一次能源产品经过加工转换后,产出的各种能源产品及其制品的数量,与同期投入加工转换的各种一次能源数量的比率。它是观察能源加工转换装置和生产工艺先进与落后、管理水平高低等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