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晋中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156”战略举措,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等各项工作,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方位转型不断深化,生产供给平稳增长,市场需求稳步改善,民生保障扎实有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90.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8.1亿元,增长3.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7.6%;第二产业增加值1119.2亿元,增长4.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53.5%;第三产业增加值813.6亿元,增长4.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38.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760元,按2023年平均汇率计算为8764.4美元。

图1  2019-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据2023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376503人,比上年末减少1796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110840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52%,比上年末提高1.09个百分点。全年全市出生人口18313人,人口出生率5.41‰;死亡人口28667人,死亡率8.47‰;自然增长率-3.06‰。

年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8456人。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04%,其中,食品类价格下降1.7%,非食品类价格上涨0.4%。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7.3%,其中,节能环保产业增长189.0%,食品工业增长6.9%。新产品中,光伏电池产量增长637.6%。新动能新业态加快成长。全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8.1%,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5.4%。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6.1%。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新能源汽车、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分别增长55.5%、51.8%。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292.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8千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54.4千公顷,增加1.7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30.2千公顷,增加0.5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8千公顷,增加0.1千公顷。果园面积25.3千公顷,减少0.2千公顷。

全年全市粮食产量154.6万吨,比上年增长0.8万吨,增长0.5%。其中,夏粮2.7万吨,增长18.7%;秋粮151.9万吨,增长0.2%。

全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含封山育林)共计46.8万亩。

全年全市猪牛羊禽肉产量21.4万吨,比上年增长7.3%。其中,猪肉产量12.7万吨,增长6.9%;牛肉产量1.7万吨,增长9.5%;羊肉产量1.1万吨,增长6.3%;禽肉产量5.9万吨,增长7.6%。禽蛋产量15.6万吨,增长5.6%。牛奶产量15.4万吨,下降0.8%。年末生猪存栏95.6万头,下降4.1%;生猪出栏163.6万头,增长6.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1098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2%,其中,采矿业增长3.2%,制造业增长8.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6%。分煤与非煤看,煤炭工业增长3.3%,非煤工业增长7.5%。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443.9亿元,下降9.2%。分行业看,煤炭行业1777.4亿元,下降10.2%;焦炭行业242.7亿元,下降1.7%;机械行业438.4亿元,下降17.1%;冶金行业315.9亿元,下降11.1%;化工行业104.5亿元,下降13.1%;非金属矿制品业188.4亿元,下降7.2%;食品行业149.7亿元,增长6.8%;电力行业127.2亿元,增长3.9%;医药行业33.1亿元,增长7.6%。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246.3亿元,比上年减少72.5亿元。实现利润80.4亿元,比上年减少61.3亿元,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4.6亿元,比上年减少33.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7.76元,比上年增加1.07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33%,降低1.40个百分点;年末资产负债率为77.6%,比上年末增加2.4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6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0.4%。全市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共261家,其中,一级企业12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621.0亿元,下降21.7%;完成总产值343.7亿元,下降13.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49.9万平方米,下降25.9%;竣工面积136.2万平方米,下降39.8%。

四、能  源

全年全市原煤产量12798.4万吨,比上年增长9.5%;焦炭产量829.1万吨,增长14.6%。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发电量为304.0亿千瓦时,增长8.8%。

全社会用电总量286.0亿千瓦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2.7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0.9%;第二产业用电217.8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76.2%,其中工业用电215.0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35.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12.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0.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10.6%。

五、服务业 

全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81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18.7亿元,与上年持平;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58.0亿元,增长6.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6.8亿元,增长17.5%;金融业增加值88.6亿元,增长5.2%;房地产业增加值87.6亿元,下降1.7%。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6250公里,比上年增加4.4公里,增长0.03%;其中高速公路656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81.6万辆,增长4.8%,其中私人汽车71.3万辆,增长3.7%。本年新注册汽车4.7万辆,增长21.2%。年末轿车保有量49.0万辆,增长3.8%,其中私人轿车47.0万辆,增长3.2%。

全年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3.6亿元,同比增长48.2%;电信业务总量31.1亿元。

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22.9万件,包裹业务3.4万件,报纸业务5383.9万份,杂志业务165.1万份。快递业务量(不包含邮政公司包裹业务)累计完成9538.9万件,同比增长72.1%;快递业务收入完成9.5亿元,同比增长65.4%。全市移动电话用户400.4万户,比上年增长0.7%。

六、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4.5亿元,比上年增长4.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53.8亿元,增长3.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0.7亿元,增长8.9%。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647.9亿元,增长4.1%;餐饮收入36.6亿元,增长11.3%。

全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10.7亿元,增长2.3%。

全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78269户。其中,新登记企业数23325户。

全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32.2亿元,其中,出口额29.3亿元;进口额2.9亿元。全年新签项目(合同)5个,合同利用外资项目投资总额344万美元;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22万美元。

七、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689.1亿元,比上年下降19.0%。其中,第一产业投资28.7亿元,比上年下降44.5%,占全市投资比重4.2%;第二产业投资273.2亿元,下降18.2%,占全市投资比重39.6%;第三产业投资387.2亿元,下降16.7%,占全市投资比重56.2%。基础设施投资166.6亿元,下降23.1%。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390.8亿元,下降12.7%。民间投资298.0亿元,占全市投资比重43.2%。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4.6亿元,比上年增长4.0%。税收收入139.8亿元,下降1.9%,其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房产税共计完成税收115.1亿元,下降3.5%。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39.5亿元,增长6.1%。其中,用于民生的支出356.9亿元,增长5.0%,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2%。在民生支出中,教育支出下降3.2%、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下降4.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4.1%、卫生健康支出增长0.9%、节能环保支出增长31.8%、农林水支出增长29.0%。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447.6亿元,比年初增加330.5亿元,增长8.0%。各项贷款余额3012.3亿元,比年初增加313.4亿元,增长11.6%。


全年全市保费收入94.1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26.3亿元,增长3.5%;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67.8亿元,增长10.8%。全年财产险公司赔付支出18.6亿元,增长29.3%;人身险公司赔付支出13.8亿元,增长3.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普通高等学校17所,普通中学201所,小学401所,幼儿园617所。

全年全市专利授权量为2386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308件。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年末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44家,比上年增加32家,高新技术企业销售额达650.2亿元。全市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2家,省级众创空间17家,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12个,文化系统艺术表演团体93个,公共图书馆12个。年末全市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达2513.5千册。文物保护单位1067个,剧场12个,电影院33家。出版报纸2种,1212.5万份,印刷企业337家,出版物发行单位282家。年末全市共有电视台11座,广播电视节目12套。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81%。

全年全市重点监测景区的接待人数1050.3万人次,同比增长309.0%;门票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394.4%;经营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337.9%。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和村卫生室)3501个。其中,医院10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个。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8559张,其中,医院床位14671张,卫生院床位3112张。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395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216人,注册护士10643人。

年末全市拥有各级体育机关12个,体育运动学校1所,体育场191个,体育馆131个。全市共有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348人,有二级及以上裁判员199人。全市体育电脑彩票销售点288个,全年销售中国体育彩票33100万元。

十一、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17元,增长5.4%。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77元,增长4.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81元,增长7.5%。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18,比上年缩小0.07。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90.6万人,增加2.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60.1万人,减少0.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68.5万人,增加1.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38.1万人,减少4.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45.7万人,增加3.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42.1万人,增加155人。参加生育保险44.7万人,增加1.3万人。

全年全市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5543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59964人;纳入农村特困供养15650人。全年共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31425.9万元。

年末全市共有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92个,减少10个;床位数10213张,减少749张。其中,养老服务业机构84个,床位数9894张。全年全市共有福利彩票销售点231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24001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2023年全市森林面积305.8千公顷,森林覆盖率17.3%。自然保护区总数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97.8千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0%。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六项污染物评价,2023年全市各县(区、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范围在200~316天之间,其中市城区220天;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范围在3.59~5.58之间,其中市城区为4.62。

全年全市河流监测的23个断面中,达到Ⅲ类以上(包括Ⅰ、Ⅱ、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13个,占监测断面总数的56.5%;Ⅳ类水质标准的断面8个。

全年全市共发生工矿商贸类生产安全亡人事故68起,死亡72人。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34;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0.203。

公报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除注明外,所有增长或下降速度均为同上年相比较。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计算误差或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均未做机械调整。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邮政行业业务总量按2023年价格计算,电信业务总量按上年不变价计算。

4.电视台从2021年起统计口径变化,不包括乡镇广播电视站。

5.2023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相关数据统计中暂未含山西师范大学数据。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造林面积、森林面积、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用电相关数据来自供电分公司;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汽车保有量数据来自公安局交警支队;邮政业务数据来自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总量、移动电话用户等通信数据来自各通信公司晋中分公司;新登记市场主体数据来自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货物进出口数据、外商投资数据来自商务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晋中市中心支行;保险数据来自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晋中监管分局;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和研究中心、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数据来自科学技术局;旅游、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图书、文物、剧场、广播、电视数据来自文化和旅游局;新闻出版和电影有关数据来自宣传部;体育数据来自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卫生健康委员会;社会低保、救济和福利数据来自民政局;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医疗保障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晋中调查队。